5月17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一行应邀来校指导工作。校党委书记王琦,党委常委、副校长魏骅与仝小林院士进行了工作会晤。王琦代表学校向仝小林院士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王琦表示,当前中医药事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学校正处于建设“双一流”高校的关键时期,诚挚邀请仝小林院士从战略的高度在中医学科发展以及中医药研究等方面给予指导与帮助。仝小林指出,中医发展应当以临床疗效为主,并强调中医科研思路应遵循“难题课题化,课题成果化,成果专利化,专利产业化,产业标准化,标准国际化”之“六化”理念。对于新安医学的传承与发展,应加强顶层整体设计与资源有效整合集成,应培养基层传承人才。
会晤结束后,仝小林作了题为“态靶辨治——守中医之正,创医学之新”的讲座。魏骅主持讲座,中医学院全体教师及研究生、本科生代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针灸推拿学院部分教师现场聆听讲座。
仝小林从多次深入抗疫一线的经历谈起,介绍了古今疫病发展之规律,基于态靶辨治理论角度提出新冠“寒湿疫”诊治体系的构建,强调了中医药在抗疫过程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同时,仝小林分析了传统中医在现代医学背景下面临的难题,提出现代中医药发展应整合中西医的优势并规避其弊端,首创“态靶结合”辨治诊疗体系,实现中医传统理论与现代医学的融会贯通。“态靶辨证”理论的提出,规避了传统中医辨治缺少时间轴和靶向性之不足,借鉴现代科技手段和现代中药学药理研究成果,成为搭建中西医融合的桥梁,更是为创新中医药研究提供了指导方略。交流环节老师和同学们踊跃提问、气氛热烈,仝小林为大家一一答疑解惑。
5月16日下午,仝小林一行来到足球竞彩app哪个靠谱第一附属医院出席内分泌学科传承发展专题座谈会,会议由魏骅主持,中医学院院长方向明,一附院院长杨文明、内分泌科主任方朝晖、中医药临床杂志社社长汪新安、中医内分泌学科团队成员、相关专家参加会议。(高明、郑玉娇/文 赵进东、高明/图 方向明/审核 刘晨/编发)
主讲人简介:
仝小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医内科学家,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主任。他长期致力于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研究,有机融合中医“调态”西医“打靶”策略,首提“态靶辨治”,重新构建新的中医诊疗体系。以糖尿病为示范,建立了以“核心病机-分类分期分证-糖络并治”为框架的糖尿病中医诊疗新体系,研发了针对糖尿病不同阶段的有效治疗方药,系列成果被纳入国际、国内中医专病指南等。在新冠疫情中,他作为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疫病防治专家委员会组长、中央援港抗疫专家组组长,最早提出从“寒湿疫”视角防治新冠的中医药策略,构建社区防控“武昌模式”,牵头制定三至十版国家新冠病毒感染中医方案,为中医药参与疫病防治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荣获中宣部等授予的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人社部等授予的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章、中共中央等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曾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国家图书特别奖1项。